1.前列腺潜伏癌:
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
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3.前列腺隐匿癌:
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4.前列腺临床癌:
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腺癌。(a)肿瘤性腺体侵犯包膜但未侵及包膜外脂肪。(b)本例中肿瘤侵透前列腺包膜达周围脂肪并引起纤维化反应,因此直肠指诊可触及肿物。
移行细胞癌。此类肿瘤来源于前列腺导管或由尿道前列腺原发侵犯至前列腺。细胞形态与膀胱和尿道的移行细胞癌类似,多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并不伴有鳞状或腺样分化。此类肿瘤排列紧密,外形不规则,伴有明显的间质纤维化反应,提示其为继发于前列腺尿道部的病变,而非原发于前列腺导管的病变。
爱心提示:以上仅供您对您感兴趣的肿瘤细胞类型有个印象,认清并真正读懂并没有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