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及电灼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一般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对较小的膀胱肿瘤或原位癌也可采用电灼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在电灼前应先取瘤组织,留术后送病理学检查证实是否为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灼术(TURBT),是膀胱表浅非浸润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以反复进行,几乎无手术死亡率,并能保留膀胱排尿功能等优点。此方法又通常是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避免开放性膀胱手术之苦。
2、激光治疗和光动力治疗(PDT):
目前,国内、外应用经膀胱镜激光与PDT相结合的光动力作用治疗膀胱癌,开辟了激光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激光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有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治疗(简称Nd:YAG激光治疗)。激光照射治疗是利用激光的特异性高能,通过激光纤维在膀胱镜的引导下直接观察和针对肿瘤进行照射以破坏瘤组织。
光动力学治疗(photo dynamic therapy,PDT) 膀胱癌的PDT治疗,反应灵敏,治疗效果较满意。光动力学疗法是利用光敏剂输人体内,在某种可见光的照射下,与人体内癌组织亲密结合的光敏剂产生物理和化学反应,产生单态氧,刺激和激活肿瘤特异物质,使癌组织破坏,支配癌组织的血管更早破坏,从而消灭癌瘤。
3、膀胱腔灌注治疗:
膀胱癌具有多中心性和术后易复发的特点,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表浅肿瘤经电灼术后,临床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肿瘤复发的问题,
为防止复发,术后应立即进行膀胱腔内的化疗。较常采用的是化疗药物膀胱腔内灌注。主要有:①塞替派60 mg加人生理氯化钠溶液60ml,每周灌注1次,10~12次后改为每月灌注1次,至少1年。②MMC 20~40mg加生理氯化钠溶液40ml,每周灌注1次,10~12次后改为每月灌注1次。③喜树碱10 mg加生理氯化钠溶液20ml灌人膀胱,每周1次,10~12次后改为每月1次。④环氧甘醚(epodyl)每次1 g溶人100 ml注射用水中灌人膀胱,每周1次,10~12次为一疗程,以后每月1次。⑤表柔比星(表阿霉素,THP-ADM)每次40mg,加在生理氯化钠溶液40 ml中灌人膀胱,每周1次,10~12次后改为每月1次。
在膀胱灌注前应排空尿液,以保持膀胱腔内药物的浓度,并要求每15 min变换体位1次,保留2h,每次灌注前应检查血白细胞。灌注治疗持续2年。在治疗期尚要注意有无不良反应。此外,卡介苗(BCG)治疗膀胱癌,电灼术后辅助性腔内灌注,是目前预防肿瘤复发较有前途的一种方法,剂量为75~120mg冷冻卡介苗,溶入60m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灌人膀胱,每周1次,6次为一疗程,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不良反应有尿路刺激症、低热,少数病人有结核性膀胱炎,经抗结核治疗后能消失。
目前常用的灌注治疗药物有化疗药、免疫制剂和淋巴因子三大类。常用的化疗药有噻替哌、丝裂霉素、阿霉素、羟基喜树碱等;现应用的免疫制剂有BCG(卡介苗)、胞壁佳;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
在预防复发的治疗期间,应每3个月作1次膀胱镜复查。如果在随访期间出现肉眼血尿,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应及时作膀胱镜检查。同时,也可定期作尿常规及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若有复发可疑时,应提前作膀胱镜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