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部分家长及少数医生将维生素类药视为“营养药”,许多中老年人更把维生素当成“补品”长期服用。商家的广告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误导消费者的作用。滥用维生素,不仅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引起维生素之间的平衡失调,影响人体正常功能,严重的还可造成中毒。
维生素B
该族有20余种维生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增进食欲,保护神经系统,参与末梢神经系统兴奋传导的正常进行等功能。
维生素B1服用过多时,可引起头痛、疲乏、烦躁、眼花、食欲不振、腹泻、浮肿、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维生素B2大量应用,会使肾脏的肾小管发生堵塞,产生少尿等肾功能障碍。大量服用维生素B6时,可引起头痛、腹痛、双下肢肌肉针刺样痛、皮疹甚至过敏性休克,还可降低一些药物的疗效,如消除左旋多巴的抗震颤性麻痹作用,还可降低雷米封的抗结核作用。维生素B12大量应用,可出现哮喘、药疹、风疹块、湿疹、面部浮肿等过敏反应,也可发生心前区疼痛和心慌等症状,致使心绞痛病人的病情加重,还有助于病毒DNA的合成,有利于病毒的生长,故有病毒感染者忌用。
药师支招
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酵母、瘦猪肉、糙米、花生中。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酵母、动物肝脏和禽蛋中。维生素B6在食物中分布广泛,含量较多的食物有蛋黄、鱼、奶、全谷及豆类。维生素B12在动物的肝脏和肾脏中含量较多。
维生素C
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每日1~4g)可引起腹泻、泌尿系统结石、血管内溶血等,每日量大于5g可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妇可产生婴儿坏血病。还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酸过多、胃液反流,皮疹、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阻碍食物中钙、锌离子的吸收。
药师支招
多吃橙子、柿、桔、柚、草莓、酸枣、山楂、辣椒、菠菜、番茄或土豆这类维生素丰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则不用担心会有维生素C服用过量的问题。
维生素D
有的家长将鱼肝油、维生素A、D胶丸作为“补剂”长期给孩子服用,致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出现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头痛、骨及关节压痛等慢性中毒症状。如果肝功能受损,可出现多尿、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等。孕妇大量服用,可致胎儿主动脉瓣膜狭窄、脉管受损、新生儿长期低血糖抽搐、智力低下、骨骼受损。
药师支招
维生素D的来源以动物性食品如动物肝脏、鱼肝油、乳、奶油、蛋黄为主。
维生素E
有维持和促进生殖功能、降低心脏病发生、减轻肠道慢性炎症、抗衰老作用。但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恶心、头痛、视力模糊、血栓性静脉炎等,甚至可导致乳腺癌、免疫功能低下等不良反应。服用维生素E1日量在300mg以上且长期服用时,可引起高血压、生殖功能障碍、糖尿病和心绞痛加重,甚至可导致前列腺癌等。
药师支招
各种植物油如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及麦胚油是维生素E特别良好的来源,莴苣叶及柑桔皮中含量也很丰富,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都含有维生素E。